孫應時的學宦生涯
黃寬重
评分 8.8分
在宋代道學與政治糾葛變化最激越的孝宗、光宗、寧宗三朝,中下階層官員孫應時(1154-1206)躬逢學術蓬勃發展而成為道學追隨者,日後又因道學領袖捲入朝廷政治鬥爭而遭受波及,身陷慶元黨禁陰霾。本書藉由譜寫孫應時的生命故事,描繪南宋中期道學追隨者如何利用自身宦歷政務經驗與人際關係等社會資本,因應政治變局。旨在探討人際資本在宋代中低階層士人宦途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政治權勢與人際情誼如何在政局變動中
心之無對性
徐聖心
评分 暂无
本書顯示作者長期的學術深願與文化關懷。「心之無對性」的視角淵源於唐君毅,啟發於譚家哲,除正面慧解孔、孟的相關經典文本,亦從對反端入手,如先秦法家重國失人,或後世詮釋孟子人性論的誤解,組織為一正一反的論述架構。然論、孟文本,歷解的釋義與當代的研究汗牛充棟,考驗作者以一舉多、化繁為簡的篩選本事;並加入跨文化的系統對照下關鍵詞的轉譯問題。全書娓娓闡發深會,層層轉進辨析,選材極見其心思的縝密與判讀的
秩序與混沌
陳映芳
『在20世紀7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的社會經濟/社會體制變動中,中國發生了諸如價值規範大轉折,數百萬職工下崗,數億農民流動,土地/城市大開發,社會急劇分化⋯⋯這樣的一系列社會劇變,可是,總體而言,社會群體之間並沒有發生激烈的衝突,城市也沒有出現大規模的騷亂,人們的生活秩序看似也沒有崩潰⋯⋯所有這些,究竟是如何可能的?』 本書對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急劇變
化家為國
黃麗君
评分 8.3分
清代的上三旗包衣是滿洲皇帝的家內奴僕,也是內務府官僚體制的重要成員。他們同時奉職於家、國兩套體系,以側進政治而顯貴。清初包衣的個人仕途與家族發展高度依賴君王青睞,此與內務府體制未備的結構性因素有關。乾嘉之際,隨著考課、科舉與捐納制度的定制化,包衣無論在府內遷轉或外任稅差,行政表現與任官經歷的重要性趨增,也相對擁有更多的仕宦自主性。 然而,當皇帝漸次援引制度成規來任使包衣奴
早期中國
李峰
评分 9.2分
「早期中國」指的是從人類歷史在中國開始到西元220年漢代結束。如果我們把中國歷史看作一個整體,那麼早期中國是整個歷史長河中跨度最長、社會變化和政治發展最激烈的時期。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區域範圍內的原始文化特質被逐步改進,融合為有特色的中華文明。也就是說,現代中國社會和文化的根源都可以在這個中華文明的形成期內找到。 本書以早期中國走向更大規模和更複雜組織的社會發展
永夜微光
沈志中
评分 9.7分
佛洛伊德留給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遺產,是對於精神的提問方式能夠不斷翻新的知識力量。拉岡重新閱讀佛洛伊德的原因,在於他肯定精神分析是具有前瞻視野的理論,但這個應當對人類知識與實踐帶來革命的理論,本身卻建立在一個薄弱的基礎上。因此,拉岡的理論工作可喻為是對佛洛伊德這棟百年建築的二次施工。只是原本應是美化、修補的二次施工,卻變成了地基的全面翻新。本書的目的不僅是闡釋拉岡的理論觀點,更希望洞察拉岡如何重
追尋社會國
许宗力 主编
我國憲法帶有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以促進民生福祉、實踐社會正義為基本原則,其追求的社會正義是一種實質平等的理念,並不滿足於禁止人為的不合理差別待遇,而是更積極地課予國家消弭或緩和這些不平等為目標。但現實的一面又是如何呢?富差距持續擴大、不公稅制、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為何社會國的實然面與應然面會有那麼大的落差?如何弭平落差,才能實踐社會正義,實現社會國的理想? 本書以「追尋社會
像史家一般閱讀
Sam Wineburg
评分 9.0分
歷史不等於背誦,更重要的是──思考。 當「網路上找到的事物」被偽裝成知識, 該如何從龐雜且真偽難辨的訊息中抽絲剝繭,找出事實的脈絡? 本書以真實歷史事件為本並佐以史料,引領讀者批判性地重新解讀歷史, 真正地──像史家一般閱讀。 歷史不是人名、地名、年代、事件的堆砌,閱讀歷史更非背誦強記。本書顛
中國最後的帝國
羅威廉
评分 8.6分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帝國,也是傳統中國轉向現代中國的轉捩點, 更是現代中國形成的關鍵時期。 大清帝國如何崛起,開創康雍乾盛世? 又如何經歷西方強權叩關,走向衰亡? 這段波瀾壯闊、風雲變色的歷史,在本書有最精采的描繪與解析。 本書作者羅威廉是《劍橋大學中國史》(The Cambridge His
再造封建
王安泰
中國中古時期的「封建」,與西周的「封建」,乃至於現代認知的封建,實為不同的概念;本書對於魏晉南北朝的封建制度與政治秩序,有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本書以爵制為研究重心,探討中國中古時期封建的意涵,以及爵制與政治秩序的關係。中國中古封建體系,名義上遵循西周封建制度,實際是經由戰國兩漢以來儒生、士人不斷追溯重構,形塑出一套關於西周封建的「歷史記憶」。中國中古封建以王爵與五等爵替代
稼軒詞校注附詩文年譜(上、下)
鄭騫 校注,林玫儀 整理
鄭騫教授為當代詞學宗師,所撰稼軒年譜考訂精當,乃研究稼軒必讀之經典;其稼軒詞校注肇始於任職燕京大學時,經過數十年訂補,今由門人林玫儀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兼任教授)就其遺稿三種整理成書。 《稼軒詞校注附詩文年譜》包括稼軒詞作校注、詩鈔、文鈔及稼軒年譜,乃是鄭先生對稼軒研究的綜合呈現。詞注分校勘、箋注、考述及綜論四項。校勘嚴謹,注解簡明扼要
認知與評價
陳瑞麟
本書是一部科學史與科學哲學(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專著,也與「科技與社會」(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理論有深度的對話。上冊是第一部分「模型與理論」,包含〈導論〉以及第一到第六章;下冊是第二部分「實驗」,包含第七到第十二章以及〈結論〉。 本書企圖建構一個科學理論與實驗發展與演變的動力
從「脫儒」到「脫亞」
韓東育
评分 9.1分
朱子學在近世日本,經歷過受容、懷疑、批判和否定的激蕩史。其被利用、排擠和摒棄的角色變換軌跡,凸顯了江戶學界的「道統」自立願望和「去中心化」焦慮。由於脫「朱子學」意義上的「脫儒」,與「脫中心化」互為表裏,因此,這一看似思想史問題的後面,實蘊藏著極其複雜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區域關係糾葛。由「明清鼎革」所帶來的「華夷變態」說,誇張了禮教「華夷秩序」在東亞地區的震盪烈度,顛覆了歷時彌久的「中心-邊緣」體
唐代的歷史記憶
廖宜方
评分 8.2分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分別採取思想心態與社會文化的取徑,探討歷史記憶中的時間與空間維度:久遠的歷史與晚近的歷史、遠方的歷史與近身的歷史,如何編織個人和群體的認識與認同。讓我們設想,唐代有位姓崔的士大夫,他在朝廷上遠舉堯舜治世的典範、近舉經驗見聞的前例進言立論;在同儕間,他誇耀家族、郡望與姓氏的輝煌歷史,對故鄉的史跡也瞭若指掌;當他出任地方官員,標舉漢代循吏為施政模範;當他出使江南,則拜訪各地的
伊斯蘭、現代性與後殖民
蔡源林
伊斯蘭文明所遍及的區域相當遼闊,所涵攝的民族、語言與文化極為多元,但在充滿異質的文化表象內又蘊涵著令人驚異的宗教信仰之一致性。本書企圖跳脫對伊斯蘭「東方主義」式的認識框架,以「傳統-現代-後殖民」的時間軸線為基礎,採取經典文獻分析和比較宗教的研究途徑,釐清伊斯蘭重要的宗教史議題。上篇的「經典論述」三章,分別探討伊斯蘭最具爭議性的三個課題:聖戰、性別及靈修,對比傳統的經典詮釋與受到現代性與後殖
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
吳展良
中國的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關係到中國與東亞文明的許多基本特性及認識世界的基本方式。隨著現象學、詮釋學與後現代及解構思潮的興起,東方傳統思維與語言的重要性,受到世界人文學界的高度重現。因此,將中國傳統與現代西方的思維與語言加以比較研究,對東亞學界自身的運作而言,實具深遠的意義。 吳展良 一九五八年出生於臺灣臺北。臺灣大學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歷史
共產國際概觀
M.Salvadori
共產主義浪潮在廿世紀席捲寰宇,一時之間,好似勢不可擋。堅持「反共」立場的知識人,無不苦心竭慮於建構「反共論述」,謀求足可抗衡「赤潮」泛濫的「思想資源」。殷海光翻譯Massimo L. Salvadori的The Rise of Modern Communism(原書第一版出版於1952年),定名為《共產國際概觀》,正是他的努力業績之一。 殷海光認為,原書作者以「科學的態度
到奴役之路
F.A. Hayek
殷海光向來以自由主義者自居,不過,他的思想旅途,卻也曾面臨困惑難解的時候。尤其當社會主義思想在二十世紀中葉甚囂塵上,嚴重威脅自由民主體制之際,殷海光為之苦思無已,始終難求出路。 因緣際會,當殷海光讀到了海耶克的《到奴役之路》一書,猶如覓得一劑求答解惑的思想良方,甚感興奮,於是開始進行這部經典的翻譯工作,本書即是他的工作成果。 在本書中,殷海光
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1945-1949)
高郁雅
國民黨為什麼失去大陸政權,幾乎是所有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學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從抗戰勝利到大陸失守,前後不過四年多的時間,為何在此之前,日本以絕對的優勢費時八年尚不能征服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而中共卻以絕對的劣勢於四年間向國民黨挑戰成功?關於這個問題,過去官方說法多針對當時不利國民黨的因素加以申論,指責蘇俄的扶持中共、美國的未能全力支持國民政府、中共的策略運用成功,及和談誤國等;外籍學者則直接從國民
由典範到規範
費絲言
评分 8.5分
明代的「貞節烈女」指涉到某些固定的道德實踐方式。節婦是犧牲幸福或毀壞身體以維持貞操,烈女則是犧牲生命或遭殺戮以保貞節。當代學術研究對於貞節烈女議題的注意,來自於對婦女族群在中國歷史社會中之處境與地位的關切。貞節烈女符合父系社會功能需求的道德規範,在中國的禮法系統裡,也一直視婦女貞節為維繫社會倫常的重點。明代貞節烈女的數量遠過前代,本文要討論的並不是貞節觀為何加強,而是必須質疑究竟是社會忽然發
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1680-1949)
馬俊亞
明代中後期,中央政府為了維持漕運這一「大局」,把黃河之水全部逼入淮河河道,並在極不適宜修築水庫的平原地區建立了洪澤湖,以沖刷黃河泥沙。在此後的近300年?,洪澤湖的面積不斷地被人為地擴大。整個淮北被視為「局部利益」被有意地犧牲掉。使得淮北從唐代以前生態良好的魚米之鄉,演變成明、清至民國時期的窮山惡水之地;從發達的手織業中心退化?紡織絕跡的經濟邊緣地帶;從「家詩書、戶禮樂」的文化沃土,變成了殺
在「盜區」與「政區」之間
唐立宗
明代中期以後,官方在閩粵贛湘交界設置南贛巡撫,正式設立新「政區」,並責付軍事討賊為主的任務,不預民事,以解決當地「盜區」層出不窮的「三不管」政治社會問題。但是若以明朝南贛仳鄰地區社會與政治互動關係的發展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即使明政府有心加強對地方的統治,其結果卻證明這個目的是失敗的。 關於明代閩粵贛湘交界的移民社會發展,可將其分為三個時期來觀察。其一,明初時期,南贛仳鄰地區
道與法
王曉波
本書為著者在近十年來有關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研究論文共八篇:第一部分處理有關老子哲學的詮釋,共有三篇,討論韓非及王弼對老子哲學的詮釋和比較。第二部分處理有關黃老哲學的研究,共有五篇,討論《黃帝四經》、《管子》、《尹文子》與《鶡冠子》的道法思想和哲學。本書所涉及之範圍包括《老子》、《黃帝四經》、《管子》、《尹文子》、《鶡冠子》、《韓非子》及王弼的《老子注》,都與道、法、形名相關之哲學研究。</p
北齊政治史研究
呂春盛
评分 8.4分
一般對於北朝史的研究,大多偏重於北魏、北周,尤其是北魏的均田制、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北周的府兵制等問題。然而在北魏滅亡後,,與北周處於同時期的北齊,研究者卻比較少。北齊是北魏末年「六鎮變亂」之後,高歡所創建的政權。北齊的歷史研究,有助於澄清下諸問題: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之後,胡漢人民相處得如何?北周後期的胡族政權,政治上的胡漢關係又是如何?南北朝後期的國際形勢如何演變?結束分裂走向統一的局面
自發的腦
格奧爾格.諾赫夫(Georg Northoff) 加拿大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院士、擁有哲學、神經科學、心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心靈、腦造影與神經倫理學國家研究講座教授(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Mind, Brain Imaging an
建構台灣法學
王泰升 著
從台灣人法學的觀點, 不管是德國法、美國法、或日本法, 適合台灣人民的都是好的法。 本書連結法學者、法學論述、政治與社會環境,本於歷史學、法律學、社會學的關懷,敘述台灣如何跨越3個世紀,經歷殖民、威權、民主等政體,彙整來自歐美日中的現代法學知識,建構出當下的法學內涵,並提出應超越歷史束縛的主張。另從東亞視角,描繪法學緒論著述所顯現的
歐亞混血
鄧津華
在這些以單一族裔身分為常規, 異族通婚被投以猜疑甚至敵意的社會裡, 跨國、跨種族家庭要如何協商其身分認同? 當今新的「雙族裔」時尚蔚為風潮,「歐亞混血」成為跨國資本主義體制的典範。混種主體的形象發揮隱喻作用,象徵全球化時代各種文化、語言和資本之間的交流日盛。然而回溯至一百多年前的時空,卻非如此。 十九世紀後半,貿
王權的祭典
评分 8.1分
傳統中國當權在位的皇帝,尊崇的對象之一是他在歷史上的「前輩們」,即前朝的歷代帝王──始於最久遠的三皇五帝,直到前一個王朝的君主。舉行典禮,向這些帝王獻祭,是重要的國家祭典之一。 這種「帝王祭」,萌芽於五世紀末,七世紀成為官方典禮,並一直延續到1911年,有著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為了向歷代帝王展現自己的誠心,從拓跋宏、李世民、李隆基,趙匡胤、朱元璋到康熙、雍正與乾隆,眾多赫
帝國棄民
保羅.D.巴克萊(Paul D. Barclay)
懷柔外交、政治婚姻、種族科學 帝國如何在「蕃界」內理解與教化「棄民」? 本書描述1870年代至1940年代的晚清和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族成為「原住民」的過程。首先藉由「牡丹社事件」為開端,闡述世界秩序的圖像何以成為全球性的規範;其後則透過語言、經濟、社會、教育、性別及視覺文化等面向,探究日本殖民政府如何將臺灣原住民族領域區隔成特殊統治的「蕃地」。換言之
靈力具現
林瑋嬪
本書從具像的觀點,結合物質文化與靈媒研究,從鄉村與都市情境中探討民間宗教的意涵。第一部分以台灣鄉村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從神像與乩童分析漢人民間宗教中靈力的概念與展現的形式,並以此說明漢人靈力的文化概念。第二部分,作者隨著村民從鄉村移往都市,探討移民在面對都市生活種種困難時,如何透過改造原鄉宗教,發展出新的都市宗教形式以面對快速變遷的都市情境。提供我們一個理解台灣民間宗教從鄉村到都市的動態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