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与中医学
江幼李
评分 暂无
引子与回旋
刘东
《引子与回旋》是刘东教授的最新文集。刘东老师被誉为当代最具独立精神的学界“动手派”,一直在开拓知识疆土,而在他自己看来,却又不断在重返思想的主轴,那轴心就是中西接壤的文化边界。收集在《引子与回旋》中的文章关注了自由与进化、传统的毁弃与更生等时代话题,也正显示了这个回环往复的过程,显示了刘东老师既发散又聚敛、既开拓又守成、既跨越又回归的心路历程。在看似兴之所至的随想中,在随机穿插的情绪变幻中,其实真
老子疏解
黄克剑
评分 9.1分
学术江湖
桑兵
本书是桑兵教授多年来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上的文章结集,共计十篇。这些曾在学界引起重大反响的文章,现统摄在“学人与学风”这一主题下,文章间有机结合,既有对学风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的高明洞彻之把握,又有对学人的学术成就、治学方法的客观条理之辨析,同时寄寓作者本人的治学心得于其中,亦对当下的学人与学风有着借鉴和针砭意义。是史学专门领域研究的一部力作。 桑兵对晚清民国学术生态的剖析和呈现,一是有助于读
庄子的享受
王蒙
评分 7.2分
《庄子的享受》是王蒙对《庄子·内篇》的解读与阐释。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一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书。它是哲学,当然;是散文,是神话,是寓言,是论文,是浪漫,是荒诞,是想象是穷根究底,是抽象推演,也是奇论怪论。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当代著名作家。历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及中、短篇小说近百部,有
庄子的奔腾
《庄子的奔腾》是王蒙对《庄子·杂篇》的解读与阐释。王蒙对庄子的解读融合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现实生活,以文学家的语言对庄子思想进行了现代化的阐释。本书视野开阔,思维跳跃,语言调侃,文风活泼,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纵横捭阖,气势非凡,兼具文学之意味和哲理之思考,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传统经典通俗读本。 王蒙,1934年生于北京,当代著名作家。历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及名誉主席。
梁冬说庄子
梁冬
评分 7.6分
老子十八讲
《老子十八讲》是根据王蒙在北京电视台《中华文明大讲堂》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王蒙解读老子的优势在于用七十多年的人生经验、政治经验、社会经验、走红的经验、倒霉的经验来完成这部作品。 在这本书中,王蒙把一些抽象的哲学道理讲得更明白,讲得更亲切,讲得更易于接受,他用我们今人的经历、经验、思想、知识、观念来证明老子的哪些观点是对人特别有帮助的,哪些是仅供参考的,还有哪些是需要有所调整的。 当你体会到老子倡
华杉讲透《孟子》
华杉
评分 8分
孟子,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进一步把儒学完整化、系统化。他提出的“王道”的治国理想、“性善论”的道德价值、“不动心”的人生境界,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思想瑰宝。他的思想与孔子一起,被并称为“孔孟之道”,成为中国儒家道统的源头。 本书作者华杉,研究儒学三十多年。他吃透了《孟子》本义,并忠于朱熹、张居正、王阳明等先贤对于《孟子》的经典阐释,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我
心法:传习录中的知与行
宗承灏
本书以王阳明的人生经历为主线索,以为什么要提出心学、什么是心学、什么是高层次的心学为辅线索,将王阳明一生行事与其弟子所著的记录其言行的《传习录》充分糅合,事迹为行,录为知,穿插来写,上行下知,逐篇解读。全面介绍了王阳明的传奇人生,更解读出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 宗承灏:新一代非虚构历史作品领军人物,著名专栏作者,“中国好书榜”获奖作家。专注于分析和解构中国历史上各大利益集团的生存竞争与博弈规律
佛学与儒学(修订版)
赖永海
本书深入研究了东方两大文化,即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学在古代中国相互排斥、相互吸收的过程及其结果:一方面是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在学理层面主要表现为儒学化;另一方面是儒学在思维方式、修养方法等方面广泛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资源,直接促成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的诞生。本书高屋建瓴,从佛法要义与儒学主旨、佛本与人本、佛性与人性、顿悟见性与修心养性、出世与入世、理学与佛学、心学与禅学和佛儒交融与人间佛教等八个方面,深
天字第一号:章太炎传
许寿裳
章炳麟,号太炎,既是革命元勋,又是国学大师。本书是许寿裳的传记代表作之一。本书记述了章炳麟与孙中山先生同谋革命、缔造民国的功勋,以及其对古今东西文化的融会贯通,在语言文字上的著述与贡献等。 许寿裳(1883-1948),字季茀,号上遂,浙江绍兴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传记作家。早年就读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以浙江官费派往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鲁迅相识,成为终身挚友
养生主
评分 7.8分
这是一本帮你如何在当下充满危机的和变数的时代里保全、提升自身价值的经典之书,借庄子的吉言告诉我们:好好活着,“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排除出去,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吸收进来”“无论是做得好还是做不好,都别为过去的成绩而骄傲,不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担忧”“戒掉一切得失心”“人生内存有限,要学会上传、下载和及时清除信息”“无论做好事还是坏事,都要大致靠个谱儿”“不要相信自己的主观,要跟着大趋势走”……如是,你
迂回与进入
[法] 弗朗索瓦·朱利安
评分 8.9分
把中国文明作为重新思考西方古希腊传统的中介,作者要向西方人展示,与“正面”针锋相对的“迂回”——这另一种意义策略得以建立的逻辑及其特殊的有效性。一个西方学者通过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读,发现了一种并不意在本质普遍性的“记号”的话语,中国文化的暗含意义的丰富与智慧的价值由此而生,距离如何成为有效的源泉?或换言之,迂回凭什么得以提供进入?
60问读懂道德经
秦波
老子的《道德经》被誉为“万经”,是道家、道教的优选经典。从古到今,注解它的书层出不穷,不同的人都能从中得出不同的见解。《道德经》就像一个总纲,虽只有五千言,然微言而大义,似容。 秦波著的《60问读懂道德经》旨在探索《道德经》之精微深义。作者从道行于天地,行于社会,行于人三方面入手解读剖析,以当下为背景,纵横古今,以问答形式通解《道德经》全文。全书用60个问题将《道德经》蕴
先秦诸子
易中天
《先秦诸子》,先秦时代的历史总结和思想浓缩。以儒墨道法为大主线,详尽阐释诸子百家,关于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跨越三百多年的大辩论。 孔子说:这世界有救吗?最后根本没有人继承我的遗志! 庄子说:天子剑还是庶人剑?世界有救吗?不救才有救! 墨子说:正义和公平才是重要的,为行义,不管活见鬼。 韩非说:人性本恶,不要指望道德教化,人是靠不住的。 一场持续三百年的大辩论,没有答案,却影响了
小强老师带你读《论语》
王强
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的语文公开课读物! 小强老师凭借自己在人大附中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满腔热爱,将《论语》条分缕析,归纳出为学、修身、境界、君子小人、孝悌、礼、为政、处世、教育、仁共十个专题,与教学和高考紧密衔接,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论语》。 小强老师解读《论语》,注释简练清晰,翻译通俗易懂,间或加入极富思辨性、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论题,可供师生热烈讨论。 王强,文学硕士,毕
梁启超修身三书:德育鉴
梁启超 编著,彭树欣 整理
二十世纪初,梁启超(任公)先后编纂了三种关于传统的修身方面的书。此三书既是梁启超本人用以自修的随身札记读本,也是任公用以推行公民德育的指导书。考虑到梁氏编纂这三种书思路的连贯性和紧密性,取名“梁启超修身三书”。 其中《德育鉴》是按照修身的方法和步骤,摘录编排先秦至明清的儒者的相关言论,并加按语跋识。自1905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后,不断再版,影响深远。如梁漱溟就多次说自己走上后来的学问和实践之路是
老子之道
白云先生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等,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被称为“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 白云先生,其人宗于道,贵于真;其文理其所以然,而解之以其然;其学无所不窥,学不师
少年中国之少年:梁启超传
吴其昌
本书是抗日战争时期吴其昌为恩师梁启超所撰写的传记。当时吴氏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随校西迁四川乐山,患肺病而咯血,仍强自振作,应约著作此书,写到一半就去世了。但这半部《梁启超传》,数十年来影响着无数读者。陈寅恪读后感慨颇深,特为撰写文字一篇。 该书虽然是梁启超的传记,但着眼广大,不是汲汲于记录传主的生平而已。它以开阔的眼界和充沛的感情,为后人走进梁启超的历史和精神世界提供了很大便利。 吴其昌(
论语读本
刘定一
《论语》是儒家头等重要的经典,记载了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和他弟子们的言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论语》是中国文化原典。它的教诲和影响,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社会习俗、行为方式和心理习惯中,是中国人人必读的文化宝典。 系统论专家,特级教师刘定一先生,在精研《论语》数十年之后,写出了这本《论语读本》,此书订正多处前人误读误解,补充了大量新鲜有趣的内容。有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译文,注释、注音、插图
荀子新注
[战国] 荀况 撰
评分 7.5分
梁冬说庄子·齐物论
《梁冬说庄子·齐物论》是《梁冬说庄子》系列著作第三部,是《庄子》所有篇目的总纲,读了《齐物论》,你就能够为生命建立起一种达观的全息视角——一件事情的正面和反面加在一起才是全面,悲观和乐观加在一起才是达观,悲观的时候应该乐观,乐观的时候应该悲观。 其实,我们都是“二货”,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活在好坏、对错的二元对立里面,因此,我们在世间的种种不快乐,都是由于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被自己的“成见”所蒙蔽
庄子百句
陈引驰
•采撷《庄子》百句精华,准确把握核心旨趣 •深入浅出之文字,妙趣横生之解读,现实关怀之视角 •化玄奥为平易,给典籍以温度,引领读者轻松进入庄子的精神世界 著名学者陈引驰教授凭借多年来道家研究之心得,择取《庄子》中深富智慧、极具启示意义的段落百句,精心选释。以贴近现实的视角与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庄子精义加以阐述引申,将经典中的智慧引入现实生活,使读者得以轻松进入庄子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中华先贤的
庄子
(战国)庄周
本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两百多个。其中,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有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该书包罗万象,对宇宙大道、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道德的标准等,都有详细的论述。内容广博而不散杂,自始至终都围绕一套哲学观点来阐述自然、生命、政治和社会。作为道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和老子的思想一起并称为“老庄思想”。和儒家、墨家形成鼎足之势,影响了中
老子百句
汪涌豪
五千言中择取百句,凸显《老子》核心旨趣 会通今古,鉴照人生,焕发经典无尽的生命力 用平易之言说道家义理,以体贴之心讲老子智慧 全书精心撷取《老子》中深富智慧的段落百句,以权威的释义、精当的解读,阐述老子五千言的核心思想。著名学者汪涌豪教授在本书中紧贴当下读者至为关心的内心话题,以深入浅出、意蕴悠长的文字,将人们已然忘却的老子精义从岁月的锈蚀中打磨出来,探寻老子哲学世界中的生命意义,传递经典所
老子讲读
许结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先秦伟大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也是道家学派的经典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思想源泉之一。本书以《老子》王弼注本为底本,参照众家加以考订、注释,并设置“文化史拓展”、“问题分析”等栏目:“文化史拓展”对《老子》一书中涉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概念、元素、名物等进行名词解释,“问题分析”对《老子》一书中的哲学命题、文史难点和阅读研习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深入分析。精准详细的注释和这些
当改革遇见王安石
陈胜利
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改革之一,变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神宗是励精图治之君,力主变法,王安石本人具有非凡的胆识与才干,但变法何以最终失败? 王安石变法也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改革。争议在于,王安石变法40年后,北宋就被金人革了命,王安石变法是否应当为国家覆亡承担责任? 王安石变法以财经改革为核心,兼顾军事与科举改革。王安石借鉴了桑弘羊的国家干预主义思想,强化了政府对商
新原道:中国哲学之精神
冯友兰
本书是冯友兰的经典著作,是一本中国文化的普及读物,通过考察中国古代各个思想流派,点明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不仅是的哲学智慧,也是极高的人生境界,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找寻中国哲学的独特精神内涵。全书贯穿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认识,阐述了新理学哲学体系在中国哲学中继往开来的地位,可以从中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国现代知
极简周易
谷园
评分 7.4分
★专门写给普通读者的《周易》入门书。 ★全方位快速读懂《周易》64卦的人生智慧。 ★老子、孔子、孙子、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终身学习的思想经典。 ★本书尤其适合以下人群阅读:青年学生,公务人员,教育人士,医护人员,商界人士,军政精英。 作为儒家的“群经之首”、道家的“三玄”之一,《周易》是中国文化中集哲学性、科学性、神秘性于一体的最奇特的著作,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经典”。 自古以来